SMT生产线设备管理技术
来源: 作者:深圳市捷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15-06-28 22:33 浏览量:184
一、概述
随着我国通讯、计算机及网络和电子类产品快速发展,促使SMT这一支撑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基础技术,已逐渐由技术性探索走向成熟的实际生产应用阶段。应用的范围也由过去少数几个电子企业扩展到几乎各个行业。仅北京电子学会SMT专业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就来自电子、通信、机械、航空、航天、兵器、船舶、家电、公安和轻工等百余家企业。一些企业引进的SMT生产设备,运行情况良好,并在该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成就。九八年北京市电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,北京电子行业已成为支持首都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。
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意识到,也有不少单位SMT的应用情况令人遗憾,在花费了大量外汇引进了SMT设备之后,却无法满足生产要求,出现诸如设计、工艺过程与SMT不相适应;生产过程效率低、消耗大;产品质量水平差;SMT设备运行不正常、故障率高,维修和保养工作跟不上,后期投入费用过大,造成设备长期闲置的后果。与此同时,许多企业还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投资上马SMT设备。另外,随着国外SMT发展趋势,适应新产品和满足IC最新封装形势的SMT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,在用的SMT系统都面临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的问题,这不免给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投资风险。为此应用好现有设备,使企业赢得较高的经济效益,步入良性循环,寻求新的发展,我认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。
二、SMT所涉及的要素
SMT是一个系统工程,它涉及元器件及其封装和编带形式、PCB、材料及辅料、设计、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、设备及备件、工装、检测和管理等多种要素,是一项综合性生产技术,只偏重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,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
上的良好运行。过去有些企业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,即SMT就是贴片机设备的选择及应用,认为贴装设备用好,SMT就运行好了。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,组成SMT的各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。
设计环节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思路,它要求技术决策者和设计人员从深层次认识和运用SMT,熟悉设备和工艺,在新产品和新技术上使用并推广SMT。
1、元器件的选用
掌握SMD的尺寸、形状及精度,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并选用可满足工艺要求的元器件,如满足自动化设备所要求的机械强度;适应于设备的包装和编带方式;符合回流和固化工艺的焊接热性能;承受不同清洗方式的耐蚀性;以及能
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效率和可靠性的IC封装形式等。
2、设计环节
所谓设计环节也是一个综合系统,设计人员首先对元器件特别是SMD的选用有较充分的认识,并对产品的工艺设计环节有一定的了解,在设计阶段就应同时考虑生产工艺方案,这样可在产品批量生产中,为最大限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,打下十分关键的基础。设计环节与SMT设备的良好运用有相当多的关联,如设备对PCB定位方式、尺寸极限的要求,设备可贴装元件的范围,设备对元器件定位的识别方式和要求、对IC管腿的识别、对元件高度尺寸和可容纳最多元件数量的要求等。
3、生产工艺技术
要充分发挥现有SMT设备的作用,生产出高质量、低成本的产品,确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方案非常关键。在总体工艺方案确定后,要详细编制丝印、点胶及贴片、回流及固化的程序和具体参数,通常的电路板需要由几台设备协作共
同完成组装任务。在对单台设备贴放元件的品种选择、路径设置、位置坐标等因素优化后,还应考虑几台设备衔接的节拍合理,避免造成整条生产线的停顿,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,贯彻正确的工艺方案,并不断在生产中进行完
善。常见的几种SMT生产工艺方案如下:
1)单面贴装工艺

2)双面贴装工艺

3)单面混装

4)双面混装

